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泡学书籍 > 《诱惑的艺术》《诱惑的艺术》

第四章 幻性情人

    我们中的许多人陷在社会对我们的特定期望中无法自拔。因此,我们会被那些变幻不定、暧昧不明、难以捉摸、难以揣测的独特之人所深深吸引。幻性情人令我们激动,因为他们无法被归类,他们引发的是我们自己对自由的渴望。他们忽而有男人的英武,忽而又如女子般阴柔。他们的衣着相貌不断变幻,总带给人惊羡之感。他们如此神秘,无法捕捉,激发世间男男女女对他们的迷恋:在女人看来他们从内而外散发着女性气息.在男人看来他们又是那样刚健。幻性情人使无数人为之迷惑,为之倾倒。用幻性的力量去营造一种暧昧的、迷乱的氛围,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幻性“女人”

    1913年,18岁的鲁道夫·格里亚米不远万里地从意大利来到美国。他除了容貌俊美、舞技出众外再无所长。为了发挥自己的优势,他在舞厅找了份伴舞的工作。在曼哈顿的舞厅里,女孩子们或独身前往,或结伴而来,她们都会为了短暂的刺激而找个伴舞。她们希望在花费不多的情况下,伴舞的人会带着她们在舞厅里飘舞飞扬,更希望会与她们谈天说地、调情取乐。很快,格里亚米凭借自己文雅的举止、优美的舞姿、不俗的长相,成为诸多伴舞中的佼佼者。

    作为伴舞,格里亚米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女人身上。他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取悦她们——怎样以微妙的方式蛊惑她们,怎样使她们放松自在。他开始注意着装,并练就了勾魂夺魄的眼神。他跳舞时会穿上紧身内衣,以显出其修长的身材,手腕上戴上时髦的手表(在那个时候戴表让人觉得柔弱纤美),还声称自己要成为侯爵。1915年,他得到了一个在高档餐厅跳探戈的工作,并给自己起了一个非常暖昧的名字鲁道夫·瓦伦蒂诺。一年后他移居洛杉矶,想在好莱坞试试运气。

    更名为鲁道夫·瓦伦蒂诺后的格里亚米开始在一些制作粗糙的电影里跑龙套。直到1919年,他才获得在《青春的眼神》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机会。在这部影片中他饰演的是一个引诱者。他通过与众不同的诱惑方式获得了女人的青睐:他的举止优雅,如玉树临风,他的皮肤柔滑细腻,五官端正秀丽。他的俯身轻吻会使任何女人都忘记了反抗,他带来的激情比邪恶的魔鬼更甚。之后他在《启示录中的四马夫》中扮演一个领舞者,一个名叫尤里奥的花花公子。在影片中他通过领舞一曲探戈成功地诱惑了一个年轻姑娘。这个角色让他一夜之间成为性的象征。这场戏集中展示了他的诱惑本质:他的双脚柔软轻快,他的舞姿好似女子般娇柔,然而却流露出一种控制的欲望。当他轻吻一个已婚女士的手,或者把馨香的玫瑰送到情人手中时,全场的女人都激动得要晕倒了。对待女人他似乎比其他男人都要殷勤周到,但是在他的体贴之中却透出一股残忍、一种威胁,这让所有女人为之发狂。

    在他最知名的电影《沙漠情酋》中,瓦伦蒂诺饰演一个阿拉伯王子。他在沙漠中搭救了一个高傲的英国女郎,然后以一种近乎强奸的方式征服了她。当她问道:“你为什么带我到这儿来?”他回答说:“你是女人,能不知道吗?”影片的最后她爱上了他。正如影片中的女人一样。全世界所有的女人对他这种既有男人的果敢、又有女人的细腻的奇怪结合感到激动不已。在《沙漠情酋》中有一个场景是英国女郎拿枪对准了瓦伦蒂诺,而他的回应却是用一支精巧的香烟对准她。女主角身穿短裤,他却身着飘逸的长裙,眼上化了浓妆。在后来的电影中都有一些瓦伦蒂诺穿衣和脱衣的情节,这样的情节设计巧妙地展示了他的修长身材。几乎在他所有的电影中他都会扮演一些有异国情调的角色——如西班牙斗牛士、印度王公、阿拉伯酋长、法国贵族——似乎他很喜欢披金戴银,或是身着紧身制服。

    19世纪20年代,女人们开始体验新潮的性自由。她们不再等待男人追求她们,而是希望能主动进攻,但最终她们还是盼着男人能拜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瓦伦蒂诺深谙女人的这种心理。走下银幕的他延续了他的银幕形象:他戴着手链,服饰精美,但却总有报道暴出他殴打妻子的暴力倾向。爱慕他的人们却总是体贴周到地忽略他两次婚姻失败以及他没有性能力的事实。1926年,年仅31岁的瓦伦蒂诺在纽约突然去世——死于溃疡术后的并发症。人们对他的死的反应是前所未有的:10万多人聚集在他的灵柩前,许多女性哀悼者变得歇斯底里,整个国家似乎都陷入不知所措的惊慌中。作为一个演员,这样的事情是史无前例的。

    在瓦伦蒂诺主演的另一部电影《理发师万岁》中,他扮演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这个角色比他以往饰演的角色更加女人气,而且还全然没有了他通常流露出的危险感。女人们对瓦伦蒂诺的这个形象反应不佳。她们心仪爱慕的是那种虽然具备很多女人特性,但依然豪气十足的男人。瓦伦蒂诺的服饰和表演都流露出女人的气质,但他的形象还是很有男子气。他把女人看成男子,而他则像女人一样求爱——迟疑地、专注地,留心每一个细节,让求爱成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急于达到结果。可是,到了他应该表现出大胆和果敢的时候——他总是恰到好处地把握时机——他就会不给对方任何反抗的机会,一举将她征服。在电影中,他一直在施展从少年时期起就非常拿手的引导女人跳舞的舞男技巧——闲谈、调情、取悦,然而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瓦伦蒂诺迄今为止仍是一个谜。他的私生活、他的性格被重重迷雾遮掩,而他创造的银幕形象却像他在世时一样继续散发着诱惑的魅力。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对这位沉默的影星很是着迷。瓦伦蒂诺不仅是猫王的榜样,也为许多现代的迷情男人提供了样板——虽有着迷乱的性别,但却依然保持一定的危险及冷酷。

    诱惑曾经是,将来也永远会是力量与战争的“女性”体现形式。对女人运用这种力量的关键之处就是颠倒游戏规则,用女人的武器征服女人,但又不丢弃男子身份。他的女性化倾向表现得越微妙,诱惑成功的几率越高。不要认为越是阳刚的男人越有诱惑力。女性化的迷情男人有着更致命的诱惑。他给予女人的正是女人所极度渴望的——那种熟悉的、惬意的、优雅的风度。通过这种手段,他使女人爱上他。基于对女性心理的精确把握,他格外关注自己的外貌,格外地关注细节,甚至有些卖弄风情——但是总是透着一种男子特有的冷酷。女人都有些自恋,都会迷恋自己的性别魅力。把女性的魅力展示给她们,男人就会使她们意乱神迷,戒心全无,而男人的原本平常的胆大、果敢气概就会平添光彩,令她们格外钟情。

    幻性“女人”让许多女人迷恋。没有一个女人能真正拥有他——他太难以捉摸。正是这种特性让所有人无限向往。此中的关键就是含糊特性:你绝对是个异性恋者,但是你的身体和情感却能轻快自如地在两性间穿梭。

    我是女人。每个艺术家都是女人,而且都懂得欣赏其他女人。同性恋的艺术家不可能是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喜欢男人,自己则变成女人。这样,一切就毫无新意,又回到了凡人的情感状态。

    幻性“男人”

    ——毕加索

    19世纪70年代,亨利克·吉洛牧师是圣·彼得斯堡知识界的宠儿。他年轻、英俊。有着深厚的哲学、文学造诣,传播一种开化的基督教思想。数十个女孩子狂热地爱着他,蜂拥而去听他的布道,只是为了见他一面。然而,1878年,他却碰到了一位改变他命运的女孩。她叫路·冯·莎乐美(后来以路·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名扬天下)。此时,她17岁,他42岁。

    莎乐美天生丽质,两只蓝眼睛晶莹灵动。她博览古今,尤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像她那样年轻的姑娘,竟然对严肃的哲学和宗教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深度、才智、迅捷的领悟力,都让吉洛如痴如醉。她到他办公室与他探讨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她的到来使得房间都更加明亮,更有生机。也许她是在以一种年轻女性的无意识方式挑逗他——然而当他向她表白,说他爱上了她,希望她能嫁给他时,莎乐美却被吓坏了。这位心烦意乱的牧师一辈子也没能真正打动莎乐美,他只不过是她生命中那一连串情感受挫、失意落寞的伟大名字中的第一个。

    1882年,德国哲学家尼采孤身一人到意大利旅行。在热那亚,尼采收到了朋友保罗·雷的一封来信。雷是他景仰的一位普鲁士哲学家。信中叙述了他与一位卓然不群的俄罗斯姑娘——路·冯·莎乐美在罗马讨论的情况。莎乐美正与她的母亲在罗马度假,雷想方设法单独陪她游览罗马全城,并与她多次交流思想。她对上帝和基督教的观点与尼采非常相似。当雷告诉她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是他的朋友时,她坚持让他请尼采到罗马来。在后来的几封信里,雷告诉尼采莎乐美是多么神秘、多么迷人,而且是多么焦急地期待尼采的到来。尼采很快就动身前往罗马。

    尼采一见到莎乐美就被她深深地迷住了。她的眼睛是他所见过的最美丽动人的眼睛。在他们第一次漫长的谈话中,她闪烁的眼神里透着强烈的激情,使他不禁想到她心里一定情欲涌动。然而,他又感到很迷惑:她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他的赞美反应冷淡。她真是一个小魔女。几天后她把她写的诗读给他听,他惊讶地叫了起来——她对生命的看法与他如出一辙。尼采觉得机不可失,于是马上向她求婚。莎乐美拒绝了。她感兴趣的是哲学、生活、冒险,而不是婚姻。尼采没有退缩,继续追求她。有一回,尼采、雷、还有莎乐美母女一起到奥塔湖郊游。尼采设法把莎乐美叫到一边,两个人把其他人远远甩在后面,一起登上了萨可洛山。显然,眼前的美景和尼采的谈话都恰到好处地激起了莎乐美的热情。在后来尼采写给莎乐美的信中,把这次散步称为“我生命中最美的梦”。尼采完全沉浸在爱的狂热中,他所思所想的只有一件事:迎娶莎乐美,拥有她。

    几个月后,莎乐美到德国去看望尼采。此时他们仍然一起散步,彻夜讨论哲学问题,她能洞察他深刻的思想,预见他的宗教观点。然而当他再次求婚时.她却责备他过于传统、过于守旧。这可是尼采,是创立了超人哲学的尼采啊!尼采远远超越了传统道德观,可是莎乐美天性比尼采更加开放自由。她这种坚定的、特立独行的作风更加深了尼采对她的痴迷,她若隐若现的冷漠也使尼采更加无法自拔。她离开的时候,明确表示她丝毫没有与尼采结婚的念头,这使尼采彻底被击垮。为了宣泄他的痛苦,他创作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他与莎乐美的谈话,性爱的主题得以高度升华。从那以后,莎乐美因为使尼采痛苦到心碎而名震欧洲。

    后来莎乐美移居柏林。很快,柏林知识界最伟大的人物都被莎乐美的独立、自由的思想所折服。戏剧家豪普特曼和魏德金德为她神魂颠倒。1897年,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也深深地爱上了她。那时她已经声名远播,并且开始发表小说。这些当然是吸引里尔克的一些原因。然而更重要的是里尔克在她身上发现了一种男子的英武之气,这种气质是别的女人所不具备的。里尔克那时年方22岁,而莎乐美已经36岁了。他为她写情书,写情诗,形影不离地跟着她,并与她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浪漫情缘。她给他修改诗稿,润色那些过于浪漫的诗篇,还为他的新诗创作激发灵感。可是里尔克对莎乐美那种孩子式的依赖却让她厌烦——这是里尔克的缺点。而莎乐美不能忍受任何缺陷,因此最后离开了他。里尔克想她想到发狂,并且一直没有放弃追求。1926年,里尔克临终之时对他的医生说:“问问莎乐美我错在哪儿了?世上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有人这样描写莎乐美:“她的拥抱带有某种令人恐惧的东西。当她明亮的蓝眼睛看着你时,似乎在说,道德对她来说根本不存在。她就是个吸血鬼。”瑞典的精神治疗师保罗·贝瑞是她后期的追求者之一。他写道:“确如尼采所说,莎乐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魔鬼。但她是一个有哥特式风格的魔鬼:邪恶之身仍有良善灵魂的存在……她也许会毁掉生命、毁掉婚姻,但她的风采永远让人心潮澎湃。”

    所有男人见到莎乐美时都有两种感觉:迷惑和激动——这是所有成功的诱惑的先决条件。人们深深陶醉于她那男性阳刚与女性阴柔相辅相成的奇特风采。她天生丽质,她的笑容璀璨动人,风姿绰约,举手投足问都散发着勾魂夺魄的魅力。然而,她表面的独立性、严谨的分析能力,同时也让她具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男性之美。这种暖昧的气息从那种既妩媚风流又穿透心灵的眼神中流露出来,正是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让男人们在心仪的同时又充满疑惑: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女人?他们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她所激发的兴奋之感最终挑动了男人深埋已久的欲望。她是一个彻底的反传统者,致力于打破所有的禁忌。她的男性特点使得她与男人的关系带着些许同性恋的味道:她透露出的那种冷酷、飞扬跋扈的特性激发了男子的自虐欲。这一点在尼采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莎乐美是被禁止的性欲的化身。她对男人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一生的痴迷,自杀,在一段时期内强烈的创造力,还有把她描述为吸血鬼或魔鬼的那些文字——都证明了她曾触动并搅乱了一些男人深且隐蔽的内心世界。

    幻性“男人”通过颠覆情爱与诱惑世界中传统的男性优越感而取得成功。在男女之间不断变化、难以把握的关系中,她们所表现出的那种男性的独立和冷漠使他们成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一个纯粹的娇柔女子的确能燃起男子的情欲,但是面对男人们反复无常的特性却无能为力;反过来,一个纯粹的阳刚女人却根本无法引起男人的兴趣。然而,采取幻性“男人”的诱惑方法,你就会具备所有本属于男子的魅力。永远不要完完全全地献出你自己:在你热情洋溢、性感诱人之时,还要保持一种独立的、沉静自若的模样。你可以转向其他男人.或者让他认为你会这样做。你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让你牵挂,比如说你的工作。当女人掌握了男人自己的武器后,男人就会不知所措。他们会因此点燃激情、唤起冲动,戒心全无。没有哪个男人能抵挡住幻性“男人”所带来的品尝禁果的乐趣。

    从那些难以捉摸、飘忽不定的人身上散发出来的诱惑力最难抵挡。

    特性解读

    ——科莱特

    今天,许多人认为性自由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不管是好是坏,一切都变了,这种看法只是一种幻觉。翻阅历史,会发现许多放纵的时期,远比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更加肆无忌惮(罗马帝国时期,17世纪末的英格兰,18世纪日本的“浮世绘”)。性别角色的确在改变,这些改变很久以前就已经发生。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然而总有一件事固定不变:那就是大多数人都会适应习俗、遵守规范。他们扮演着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这种适应性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人类是社会的产物,总要不断适应他人。在一些特定的历史阶段,特立独行和反抗传统可能会被看成一种时尚。但是如果大多数人都加入反抗的行列,那就根本谈不上是特立独行、具有反叛精神了。

    我们绝不应该抱怨大多数人的盲目适应性。这种普遍存在的盲目适应性为某些生来爱探险的人施展诱惑的魅力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可能。在每个时代、每种文化背景中都可以找到幻性情人的影子。这些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唤起墨守成规之人的惊悚与激动。幻性之人的行为方式表现出一种最纯粹、最极端的与众不同——从外貌到风度都与众不同。大多数人的心灵深处都隐隐觉得失去了某种自由,因而面对这些变幻不定、大胆炫耀的人,注定会深深迷醉。

    在社会交往方面,幻性情人同样势不可挡。人们会蜂拥而至.疯狂地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整个宫廷、全体民众都会爱上他们。当你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米取幻性情人的策略时,要记住幻性情人本质上是珍稀、美丽的花。他们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令人震惊,但同时充满极高的审美情趣,永远与庸俗无缘。他们取笑时尚潮流,举止标新立异,对别人的所作所为毫无兴趣。大多数人对这样的做法表示疑虑,不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渐渐地,他们就会羡慕你的勇气,模仿你的做法,因为你的标新立异的背后体现着极度的自信。

    一般说来,幻性情人可以从着装上一眼就分辨出来。的确,大部分幻性情人都会打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最著名的幻性情人布尔.布鲁梅尔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梳妆打扮,尤其是对风格独特、无与伦比的领结的精心打造。他的领结样式在17世纪初的英国风靡一时。但是幻性情人的举止风度却不容易辨别,他们是以非常微妙的方式表现自己。他们永远不会努力吸引别人注意——是别人主动关注他们。他们的与众不同通过对传统的蔑视巧妙地表现出来(特奥菲尔·戈蒂埃的大红背心、奥斯卡·王尔德的绿色天鹅绒套装、安迪·沃霍的银色假发)。著名的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累利有两根手杖,一根上午用,一根晚上用。到了中午,不管他在做什么,都忘不了更换手杖。具有男性特征的女性同样魅力无穷。她们会穿上男性的服装,处处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乔治·桑的穿着打扮让男人都望尘莫及。当她戴着极高极大的帽子,穿着马靴走在巴黎街头时,俨然一道独特的风景。

    记住:有一点必须要引起注意。如果你的外在特征过于与众不同,人们会认为你是刻意吸引眼球,甚至认为你疯了。因此,要打造你自己的时尚风格,关键是在顺应流行时尚的基础上做一些变动。只要做到这一点,模仿你的人便会蜂拥而至。考恩特·德奥塞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最著名的幻性情人,他是时尚人士追随的目标。一次,他在伦敦遭遇了一场大雨,于是便买了一个荷兰水手所穿的名为“帕尔托克”的一种非常沉重、带帽子的粗呢大衣。因为他的缘故“帕尔托克”很快便成了流行时尚。人们都开始模仿你,自然就表明你的诱惑力取得成功。

    然而,幻性情人所秉承的反传统精神比外在的表现要强烈得多。他们与众不同的根本之处是他们的生活态度。有了这种生活态度,你的身边将不乏追随者。幻性情人非常放肆大胆。他们毫不在意他人,更别说取悦别人。在路易十四的宫廷里.作家拉·布吕耶尔注意到那些尽力取悦别人的朝臣永远没有晋升机会,没有什么比失去诱惑力更失败的了。正如巴贝·道勒维所说:“幻性情人通过惹怒女人达到取悦的目的。”

    放肆是奥斯卡·王尔德的魅力之源。一天晚上,王尔德的首部戏剧在伦敦剧院演出结束后,热情的观众大声呼喊着作者的名字,希望他能到台上与大家见面。王尔德让大家等啊等啊,而当他最后终于出现时,却抽着烟,满脸的不屑与厌烦。他责备那些狂热的戏迷们:“我在这儿抽烟是很没礼貌,可是你们打扰我吸烟是更没礼貌。”考恩特·德奥塞也是一样的无礼。有一天晚上在伦敦俱乐部,以吝啬小气著称的罗斯柴尔德不小心把一块金币掉到地上,然后弯腰去捡。考恩特立刻抽出一张一千法郎的钞票(比金币要值钱得多),把它卷起来,像点蜡烛一样把它点燃,举着它四处走,好像是帮他找那枚金币。只有幻性情人才敢这样放肆。浪子的放肆之处只表现出他征服女人的欲望,对其他事物则漠不关心。而幻性情人的放肆行为所针对的是社会,是传统习俗。他的目的不仅是征服一个女人,而是征服一群人,甚至是征服整个社会。因为大多数人都必须循规蹈矩,按社会的要求做到礼让谦和,于是他们会喜欢上这种反叛传统、蔑视习俗的人。

    幻性情人精通生活的艺术。他们为快乐而活,而不是为工作所累。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美丽的事物,他们的饮食起居都像他们对服装的追求一样品位不凡。这也是为什么罗马作家佩特罗尼乌斯能成功吸引国王尼禄。他不像尼禄的私人教师塞内卡那样死气沉沉。他知道如何让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大到宴会,小到一次简单的交谈,都散发出审美情趣,从而让人激动不已。这并不是说你要把你的生活方式强加给别人——这样只能惹来厌恶。你要做的只是表现出你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自信,对自己生活品位的自豪。这样,他人会自然而然地被你吸引。关键之处是让一切有审美趣味。让生活充满艺术气息,使一切不再枯燥乏味,这样你周围的人便会对你称赏不已。

    异性是我们永远不能了解的神秘领地,这使我们激动,也是无穷无尽的性魅力的源泉,然而这也是愠怒及烦恼的源泉。男人不知道女人的想法,女人也搞不懂男人的心思,双方都希望对方在某些方面更像自己的同性。幻性情人也许从未想过取悦他人,但是只在这一点他们就足够让人喜爱:通过顺应对方性别的心理特点,他们会迎合那种与生俱来的自恋倾向。女人们在鲁道夫.瓦伦蒂诺求爱时表现出来的纤柔与体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男人们则在路.安德烈亚斯·莎乐美拒绝任何承诺的态度里找到了自己的模样。在11世纪日本的“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枕草子》的作者,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性,对文学界的男性来说尤其如此。男人不只希望成为她的朋友和伴侣,他们还想得到更多东西。在男人眼里,她好像也是个男人,因为她深谙男性的心理。于是他们纷纷爱上了她。这是一种思想领域中的性别转换——走进异性的心灵深处,顺应他们的思维方式,借鉴他们的品位和观念——这就是实施诱惑的关键。对方迟早会被你迷倒。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力比多(性欲)是双性取向的。多数人在一定程度上都会被同性所吸引。但是社会规范却压抑了这种冲动。幻性之人意味着从这些规范中释放自己。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一些年轻姑娘(一反过来,在剧院中一些女性角色常由男人扮演)把自己伪装起来,扮成男人的模样,引发男人各种各样的性欲望。这些男人最后惊喜地发现眼前的男孩居然是个姑娘(比如说《皆大欢喜》中的罗萨琳娜)。艺人们,比如玛琳·黛德丽会在演出中穿得像个男人,而受到男人最狂热的追捧。同样,那些面容俊美、带着女人气的男子也会使女人疯狂。瓦伦蒂诺便具有这种特性。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也具有女性的特征(比如他的五官、他的臀)。他经常穿着粉色带褶边的服装,眼睛化上彩妆,在早期很是吸引女人的注意。电影制片人肯尼斯·安格在谈到米克·杰格时说:“他如此吸引年轻女孩的主要原因是他那种双性魔力……这种魔力触动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几百年来,在西方的文化中,女性美比男性美更神圣、更让人迷恋。因此长着一张女人面孔的蒙哥马利·克利夫特比男子气十足的约翰·韦恩更受欢迎,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幻性男人在政治领域同样占有一席之地。约翰·肯尼迪就同时具有男女两性的一些特点。在对待俄罗斯问题的坚定态度上,在白宫草坪进行的足球赛中,他都显示出男儿的英雄本色,然而他的外表却透着女性的优雅妩媚。这种让人迷惑的双性特征是他魅力的重要来源。迪斯累利无论在着装还是举止上都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幻性之人。他这种作风导致一些人的怀疑,然而他对别人的态度毫不在意的勇气却使他更令人尊敬。女人们都很喜欢他——女人们总是喜欢这样的人。她们欣赏他举手投足中流露出的温柔气质,艳羡他的审美品位,喜欢他对着装的精挑细选——换句话说,她们喜欢的是他的女人特征。支持迪斯累利发扬这种气质的人事实上就是一个女性爱慕者——维多利亚女王。

    不要被你的幻性特征激起的表面的反感所误导。社会可能公开表示对雌雄同体的疑虑,却掩藏起对它的神往和迷恋。把自己打造成快乐的幻性情人,你就会唤起人们心底深处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强烈渴望。

    这种魅力的关键之处就是暖昧。在社会中,每个人的社会角色都很明晰,对任何规范的拒绝都会唤起激情和兴趣。你要让男女两性的特点同时张扬——既大胆又柔媚,即敏感又英武。让别人去担心会不会被社会接受吧——这种人遍地都是。你要做的就是打造一种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极度魅惑。

    象征:兰花

    兰花的形状和颜色能够神奇地激发男女两性的欲望。它的香气既甜美文颓废——它是热情的魔鬼之花。纤巧雅致,需要最精心的养护栽培。它的价值在于它的稀有。在百花园中,它是那么与众不同,卓然不群。

    危险性

    幻性情人的强势之处,正是他的问题所在——他或她在两性之间穿梭,因而会产生一种越界违规之感。尽管这种行为充满激情,充满诱惑,但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原因是它会让对方深感焦虑,深感不安。而更大的危险来自你的同性。瓦伦蒂诺对女性的魅力可谓势不可挡,但男性却非常恨他。他总能听到人们骂他变态、骂他不是男人的愤怨之声,而这种指责使他痛苦不堪。莎乐美同样让女人厌恶。尼采的妹妹,也是尼采最好的朋友,认为莎乐美是个妖魔,是女巫,在尼采死后她不停地发表文章,恶毒地攻击她。面对这种憎恨之情真是无能为力。一些幻性情人试图打碎他们自己打造出来形象,而这并不是明智之举——为了证明自己也有男子的刚毅勇武,瓦伦蒂诺开始参加拳击比赛,参加任何能证明他是男人的活动。而他紧张的神情让人感到绝望。相比之下,优雅傲慢地接受这些偶尔来自社会的嘲讽更好些。幻性情人的魅力之一就是他们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安迪·沃霍就是这样做的。当人们对他的古怪表演厌倦时,当流言蜚语抵毁他时,他并不为自己辩解,只是开始尝试新的形象——颓废堕落的花花公子等——他似乎用轻蔑的口气说,问题不在他这儿,而是你们的注意力太狭隘了。

    幻性情人的另一个危险是这种傲慢有时也会坏事。布尔.布鲁梅尔深为自己的出众身材和尖酸刻薄的机敏口才自豪。他的主要资助人威尔士王子到了晚年有些发福。在一次晚宴上,王子摇铃叫管家过来。这时布鲁梅尔挖苦道:“再摇一下,大笨钟。”王子对这个笑话深感不快,于是请布鲁梅尔出去,后来就再没跟他说过话。

    没了皇室的资助,布鲁梅尔变得穷困潦倒,几近疯癫。

    再有,幻性情人的大胆放肆也要适可而止。真正的幻性情人分辨得清哪些是造作夸张的揶揄,哪些是真正恶毒的伤害、攻击和侮辱。事实上,那些公开讥讽的人,如艺术家、波西米亚式的人,其实会帮助幻性情人发挥魅力。在我们这个工业化的世界中,还是应该适度修正一下幻性情人的形象,或是采取低调的姿态。让你的与众不同成为一种消遣,一种娱乐,而不要向习俗和传统宣战,引起人们的焦虑和不安。

下载完整版泡学经典书籍、2020年最新脱单课程

添加客服微信:px62117 (←长按复制) 即可领取!

阅读提示:

1、查看精彩泡学经典名著内容,请关注本站。

2、泡学经典书籍所描述的内容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3、书友如发现泡学书籍作品内容确有与法律抵触之处,可向我们举报,希望您多多支持本站,非常感谢您的支持!